手机扫码接着看

【旧门规的背后】

作者:张永春|分类:太和学堂|标签:门规 修行 传统门规 旧门规

2013021537981581.jpg

        “旧门规”流传至今,由明代的五戒,增至清初的七戒,传至清末民国的九戒。历代门人,莫不耳熟能详。

        传统技艺,无论是学哪一行,没有祖师爷的开宗,没有历代传人的不懈传承,没有师父的引领与教诲,想登堂入室,出类拔萃,都是不可想象的事。

        时至今日,新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,没有了门派,便没有了传承,千篇一律之下,少了原有的风格与特性。于是便有了今日“师父”、“师傅”、“老师”、“教练”等等称谓上的不同,但“尊师重道”的传统观念,始终未曾改变。

        武术人热衷的是习武、练武。道门中人热衷的是修道、传道,而我至今仍固执的称它为:“修行”。

        作为修养、学识,更多意义上讲述的是修心性。而行为、作为上,更多体现的是身体力行,努力谋实践。

        当一个人不会的时候,极度渴望会的人不保守,当自己会了的时候,又唯恐别人也学了去,这便是世俗人的心态。“不得妄改师授,改传他人”,妄改的不仅仅是技艺本身,恰恰是历代传承的心法。

        “不得闹处喧演,哗众取宠”,自本门开宗,即写入门规,“饿死不卖艺”的信条,为历代传人所恪守奉行。

        “明汉耻、立心志,誓不为清鞑事,禁入公门。”记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这段血腥与辛酸的背后。“誓死不做鹰犬”的门规,其铮铮铁骨,可照日月。

        记得87年首度开门收徒时,曾就“传统门规”请益师父、师伯、师叔:“时过境迁,是否需要补益修订?”

        师尊众议后跟我讲:门规流传400余年,记述的是历史,恪守的是信条,如果谈补益,只有一条:“不做汉奸!”


15 12月

2012-12-15 08:12:30

浏览5893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【不要毁了“太和拳”】 【祝福与感谢】
请先 登录 再评论,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